張愛玲的身心症與文學夢

以《傳奇》奠定文壇地位的張愛玲,生平(1920-1995)也是傳奇。張愛玲留下的信札、甚至片紙隻字,對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學院中人,抑或仰慕「祖師奶奶」的廣大讀者,因別具價值陸續發表,成為近年「張學」、甚或華文界一方風景。
不同於多數張迷的早慧,筆者是在醫學院畢業、精神科住院醫師受訓期間,年近三十才偶然拾起皇冠版《傾城之戀》與《第一爐香》,卻同胡蘭成般坐直身體,讚歎、折服年僅二十三歲,未受任何心理分析訓練的張愛玲,能成熟精妙地駕馭文字,展現其洞悉人心世情的說故事天才,從而加入「看張」行列。
拜「張學」進入「一台弦外之音齊鳴的演出,沒有前後台之分」(蘇偉貞主編《魚往雁返:張愛玲的書信因緣》)的時代,筆者或因專業驅使,總覺得不進「後台」無法理解「張看」;於是「職業病」大犯,開始運用人類學和精神醫學裡一門名為「病誌學」(pathography)的方法,將各時期與不同對象書信往來,海內外親友憶往,乃至於(生前)未發表文稿交叉比對、推敲,以貼近其生活與創作史。

1.
不論是默默無聞港大女學生的〈天才夢〉,還是淪陷區文壇超新星的〈私語〉,張愛玲不時「自爆」待人接物驚人的愚笨與作淑女的困窘。然而,「孤僻」、「難相處」、甚至「(搞)怪」等傳言卻自始甚囂文壇。要到身後各種資料陸續披露,方知那是「最不會撐場面」、拙於人際的她為求生存顯現的表象。
也因此,張愛玲1955年赴美後之生活與創作歷程狀似迷離,實情倒也相對單純,只要能掌握她有限的人際互動仔細爬梳,生活樣貌、乃至於心理狀態將不難逐一浮現。而這竅門早在張愛玲晚年,便為同樣來自上海,筆名司馬新的鄭緒雷所洞悉。鄭自1978年因博士論文開始同張愛玲通信,儘管畢業後棄文從商,除保持通信至1992,更多方蒐集資料,張逝世隔年便發表了《張愛玲與賴雅》。該書迄今仍是了解張愛玲中晚年生活重要資料。
以《張愛玲與賴雅》為基礎,筆者以為,除甫德南.賴雅(Ferdinand Reyher, 1891-1967)與張愛玲有十一年婚姻生活,屈指可數的重要關係人,無不透過書信(和偶一為之電話)與張保持聯繫。其中,1952年於香江結識的宋淇、鄺文美夫婦,是張愛玲船才離港就含淚提筆,四十年書信不輟,收到最多封信的密友。1961年出版《中國現代小說史》,譽張愛玲為「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」的夏志清,約莫自該書出版後開始同張通信至1994年。宋氏夫婦及夏教授,除全力協助張愛玲經營赴美後的寫作事業,更是她重要的情感依附(attached)對象。
莊信正保有八十四封張愛玲來信,兩人因1966年一場由印地安那大學舉辦的研討會結識。若非莊始終執弟子之禮,對1969年後隻身移居西岸的張愛玲生活起居多所關照;更在1983年底張愛玲「蟲患」初起,當機立斷託付友人林式同就近照顧,張的晚年恐更不堪。
於是,賴雅、宋淇、鄺文美、夏志清、莊信正及林式同等六人所保留張愛玲的信件,為她所寫的文字,保留的檔案,當是重組張愛玲赴美生活的核心素材。更多擁有張愛玲信件者,「整理魚往雁返之來龍去脈,加以言情敘事,則不僅是史料,更是文學創作了」(蘇偉貞主編《魚往雁返:張愛玲的書信因緣》)。

2.
筆者曾運用上述核心資料,佐以實地走訪張愛玲於洛杉磯各處住所(含地址可查之汽車旅館),大膽論斷張愛玲的「蟲患」為精神疾病。或緣於知覺(perception)障礙發生之「體幻覺」(somatic delusion),或因錯覺(illusion)將皮膚搔癢不適認定為跳蚤侵襲,從而衍生隨她遷移的跳蚤因最善適應環境,一次又一次縮小至肉眼不可見,接近細菌大小的「次發性妄想」(secondary delusion)。六十四歲的張愛玲為擺脫「蟲患」,被迫展開近四年(1984-8)的流亡生活,嚴重折損健康與創作生命。即便1988年起暫停逐汽車旅館而居重返「公寓生活」,病實未痊癒,且去世前三個月又大幅惡化。(參見吳佳璇〈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〉)
依照動力精神醫學(dynamic psychiatry)核心思想之一,也是張愛玲創作不時援引的佛洛伊德學說,欲治療身心症(psychosomatics),解除精神症狀,必須挖掘、疏通其深層心理成因。只在表面兜圈兒,非但徒勞無功,甚至治絲益棼。換句俗話,正是「心病還需心藥醫」。
張愛玲顯非不諳其理。早在1971年5月7日,她給莊信正的信說自己「一冬天老是感冒,到春假又連發兩星期,起因當然也是psychosomatics」。
彼時,已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研究中心工作兩年的張愛玲,正遭逢赴美十六年最大打擊。直屬主管陳世驤教授,因其研究表現不佳,將予以解僱。其實,張愛玲自1969年下半就職後,不只一次在信中告訴夏志清,牙痛接著不斷感冒,臥病和就醫占掉時間,好的時候要趕工作……只是心力交瘁不但換來丟工作的下場,還讓當初一手促成的夏、莊兩位為難,「很慚愧」。
這也是張愛玲此生最後一個工作。總計張赴美後有過四段短暫工作,都因人事留下不太愉快的經驗;連1961年底至62年初應宋淇之邀赴港為電影公司寫劇本,與宋關係亦一度緊張。然為稻粱謀好續完《海上花》譯本,對鄉村生活素無好感的張愛玲1968年初還告訴夏志清:「想找點小事做,城鄉不計,教書不合格,只能碰機會,找不到就再說。」
早在1957年致鄺文美、宋淇二人信中,張愛玲已是邊傷風邊趕寫Pink Tears。看來,力圖在英美文壇掙一席之地的壓力,也是張愛玲身心症發病的溫床。張愛玲不認同當年英文書市青睞刻意賣弄東方風情的華人作家,如韓素英(Han Suyin)的成名作《生死戀》(A Many-Splendoured Thing)(1965/12/31,致夏志清)。然而,殘酷的事實是,張1955年在美出版了《秧歌》雖有佳評,接著推出的《粉淚》卻乏人問津。繼續改寫成The Rouge of the North(或譯《北地胭脂》),1967年英國出版後甚有惡評。所幸張愛玲據此書親力翻譯、改寫的《怨女》,港台連載大為轟動,奠下平鑫濤的皇冠出版社日後出版張愛玲作品全集契機。扶病寫作經年,張愛玲失之東隅,但不知重回華文市場,算不算得上「收之桑榆」?
再往前追溯,張愛玲天冷感冒就患的「怪病」,「在上海就有,不過不常發」(1972/7/13,致夏志清)。為了健康,也為了忘卻被加大解僱的大挫敗,張愛玲幾經考慮,南下搬入莊信正代為租下,離好萊塢不遠的studio(1825 N., Kingsley Drive, Apt. 305 / Hollywood, CA 90027)。靠著紅樓夢考證、整理《海上花》譯稿、興之所至研讀人種學、英國軍艦喋血案等史料,偶給台灣兩大報寫稿──夏先生稱之為「無事忙」狀態,身心才稍恢復;然「三年不飛、三年不鳴」的心結,「不用人提醒」,持續憂煎張的健康(1974/5/13,致莊信正),終至十年後嚴重「蟲患」。

3. 
身心症可是不治之症?
心疼祖師奶奶的張迷,恐會如此質疑。
回復精神科醫師身分。當我坐在診間,除適度處方藥物,還會盡忠職守地嘗試用各種話語,向求助的身心症患者傳達:「保持健康生活形態。減少不必要的壓力。如果可能,轉念放過自己……」話總因知易行難越說越心虛。
細讀書信,年歲漸長的病號張愛玲不是不明白,亦非不以為意。
五十三歲那年,為了「戒睡藥,每天花在睡不著的時間太多,所以剩下的時候永遠忙忙碌碌」(1973/8/16,致莊信正);只是數年後,依舊「因為失眠症,晝夜顛倒扳不過來,晚上打字怕鄰居嫌吵,進行慢得急人」(1980/9/27,同上)。接著還要忌「高蛋白質膽固醇太高,影響心臟。現在也改吃脫脂奶粉了……一天兩條魚,深綠菜葉,無鹽花生醬,水果不好就吃黑棗……我老是病病哼哼的,不怪人總以為我不善攝生。前一向接連感冒兩個月,一直這些年醫藥無靈……」(1988/9/21,同上)。1989年,張愛玲告訴鄭緒雷,「感冒現在發現是過敏症」。依舊是psychosomatics!
至於各種人際負累,「最不會撐場面」的張愛玲更早早棄絕。年輕時無話不說的Fatima(炎櫻),「現在大家各忙各的,都淡淡的」(1955/12/18,致鄺文美);「只對看得起我的人負疚,覺得太對不起人,這種痛苦在我是友誼的代價,也還是覺得值得」
(1966/7/1,致夏志清)。因此,重返華語文壇(1966),「決心過往的人一概不見」(1973/8/16,致莊信正),當不意外。最後,除了怕與人來往、怕接電話,因信越寫越慢,「一封信要寫好幾天」,連收信也怕;收到信也只拆看帳單,心懸停頓已久的工作……
然而,「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。我們坐在車上,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,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」,多數人「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櫥窗裡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」,張愛玲不例外,同每個人一樣孤獨。雖然了悟「將來的平安,來到的時候已經不是我們的」;她始終「希望還有點值得一看的東西寫出來,能與讀者保持聯繫」。
透過文字,張愛玲將和沒趕上看見她的讀者,建立「僅只是屬於彼此的關係,一種沉默的無條件的支持,看似無用,無效」,卻是讀者最需要的。猜想祖師奶奶當也樂意,靜靜躺在一代又一代張迷的血液裡。
就算早有終身受困身心症的覺悟,張愛玲不可能放棄她的文學夢。
參考資料:
1.夏志清編著《張愛玲給我的信件》,台北:聯合文學,2013。
2.張愛玲、莊信正《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》,北京:新星出版社,2012(簡體版)。
3.吳佳璇〈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〉,收錄於《張愛玲學校》,台北:聯合文學,2011。
4.蘇偉貞《長鏡頭下的張愛玲》,台北:印刻,2011。
5.張愛玲、宋淇、宋鄺文美著,宋以朗主編《張愛玲私語錄》,台北:皇冠,2010。
6.高全之《張愛玲學》第二版,台北:麥田,2008。
7.蘇偉貞主編《魚往雁返:張愛玲的書信因緣》,台北:允晨文化,2007。
8.周芬伶編寫、謝毓祥譯〈張愛玲夢魘──她的六封家書〉,出自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11期,2004年7月,頁59-68。
9.司馬新《張愛玲與賴雅》,台北:大地出版社,1996。
10.張愛玲《對照記》,台北:皇冠,1992。
11.張愛玲《餘韻》,台北:皇冠,1987。
12.張愛玲《流言》,台北:皇冠,1968。


原文發表於2013年2月聯合文學,照片為2007年香港大學展覽海報及校園一隅(色戒電影場景)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