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待解密的張愛玲檔案

2008年3月15日,我懷著既興奮又崇敬的心情,同友人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; UCLA)的查理斯‧楊研究圖書館(Charles E. Young Research Library),欲睹「祖師奶奶」張愛玲1958年留下的紀錄。
這是一所典藏人文、社會科學與視覺藝術稀有書籍及手稿的圖書館。因此,當我從「加州線上檔案」(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)網站得知,亨亭屯‧哈特福基金會(the Huntington Hartford Foundation)1948-1965年間所有檔案捐給UCLA後蒐藏於此,且允許持有該校圖書證人員申請檢索,趕緊聯繫當時在UCLA進修的友人,央他們夾帶我入館閱覽。

1952年,張愛玲以復學為由隻身離滬赴港。不久便放棄港大學業,以美國新聞處委託的翻譯工作維生,並出版頗獲好評的第一本英文小說《秧歌》。55年秋,時年35的她乘船赴美,落腳紐約救世軍女子宿舍;隔年3月,獲麥道偉基金會許可入住位於新罕布夏州彼得堡的文藝營(MacDowell Colony),結識65歲的作家甫德南‧賴雅(Ferdinand Reyher,1891-1967),於8月結為連理。

夫婦倆在彼得堡待了兩年半,文藝營額滿則賃屋而居。這段期間,張愛玲著手翻譯赴美前完成的《赤地之戀》,創作以〈金鎖記〉為原形的英文小說《Pink Tears》(給麥道爾的寫作計畫),彼時健康狀況尚佳的賴雅,對新婚妻子的英文創作多所貢獻。可惜《Pink Tears》未續獲《秧歌》的出版商青睞,1957年5月消息傳來,張愛玲大受打擊。

美新處持續委託工作於張愛玲,陳紀瀅小說〈荻村傳〉英譯為此時代表作;透過宋淇接洽,張也為香港寫電影劇本。儘管稿酬不薄,仍不足維持兩人生計,夫婦倆遂向西岸的亨亭屯‧哈特福基金會提出申請,通過資助作家(fellow)審查,1958年11月搬進座落於洛杉磯市郊太平洋絕壁(Pacific Palisades)之基金會所在地,直到1959年4月移居舊金山。

向查理斯‧楊研究圖書館申請瀏覽賴雅夫婦1958年所提出的申請文件與相關檔案,是我企圖重建張愛玲赴美後生活場景,2008年專程赴美停留兩星期的諸多行程之一。我希望亨亭屯‧哈特福基金會的作家檔案能告訴我:張愛玲申請時附上的寫作計畫、離開時的成果報告,以及停留期間與其他成員交遊狀況等。我還痴心妄想,檔案裡說不定有保證人胡適先生,甚至張愛玲的手跡(儘管正式文書理應經過繕打)。

當時在UCLA進修的友人收到我的電郵,趕緊給圖書館電話;館員親切回應:只要作家姓名無誤,當場就能調出資料。聽友人如此轉述,我喜不自勝,一到洛城便迫不及待往圖書館衝。

根據「加州線上檔案」,超商事業起家的亨亭屯‧哈特福家族第二代喬治‧亨亭屯‧哈特福二世(George Huntington Hartford II , 1911-2008),1948年12月設立基金會,1950至1965年間,以提供通過審查的創作者年金、居所、或部分津貼等方式,獎勵文學、音樂與藝術創作。基金會1965年因不堪虧損停止運作,相關文書稍後移交UCLA,構成這個含77箱資料的檔案。其中26箱是受獎助創作者個人檔案,按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收納,賴雅夫婦資料應在編號43的箱子裡。

我還打算檢閱幾個蒐集新聞簡報與活動照片的箱子,搞不好能覓得張愛玲留下的身影──雖然司馬新在《張愛玲與賴雅》一書提到張愛玲當時的作息:晚飯後總是立刻回房,不願費神社交;買了一架電視機後,夫婦倆多待在房裡看電視。

兩位友人一路耐心聽我絮叨,心中不知作何感想。其中一位突然提醒:臨出門前逐字讀過我寄去的說明,作家個人檔案部分要到2050年才開放檢索……

「既然來了還是闖闖看」,我贊成另一位的主張……

友人為不勝惆悵的我在查理斯‧楊研究圖書館前留影,還好聲寬慰「下次再來吧」。只是,2050年我若仍在人世,不但是個八旬老嫗,也活得比張愛玲活長。那時,我還在意祖師奶奶1958年的寫作計畫究竟是《Pink Tears》改寫的《Rouge of the North》──也就是英文版的《怨女》?還是稍後來台蒐集資料,以張學良為本的《Young Marshal》?抑或另有其他?

◎參考資料
1. 司馬新《張愛玲與賴雅》,1996,大地出版社,台北,台灣。
2. 張愛玲〈憶胡適之〉;收錄於《張看》,張愛玲全集八;1991,皇冠出版社,台北,台灣。
3. 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 http://goo.gl/OYU5e

留言

熱門文章